在零售行業裡,有句話叫做「無陳列不動銷」。 也就說明了,陳列對產品的銷售有著巨大的影響。 而陳列術語作為陳列的溝通語言,也是極其重要的。 有很多朋友表示,看到某些英文縮寫或是某些特定名詞時,就會一頭霧水。 比如:VMD是什麼? PP、IP、VP之間又有什麼區別? 沒關係,今天共和君就給大家科普一些基本的陳列術語。 希望在日常的工作或學習當中,能夠説明到大家。
1. VMD - 「VMD」這個詞來自于美國。
是Visual merchandise design(商品計畫視覺化)的縮寫。 也就是有計劃的針對目標顧客群體,賣出想要售賣的商品。 通過視覺去催眠去行銷,把商品的價值和效果放到最大,通過凸顯品牌的差異性,從而提高售賣的價格。 如果你的店鋪能夠通過視覺去激發顧客「想進來看」的欲望和「想要擁有」的衝動,那無疑,你的店鋪所營造出的購物氛圍是成功的。 簡單來說,打造出一個能夠通過視覺吸引顧客產生購買行為的場景,這就是VMD的目的。
2. VP - 「VP」是Visual Presentation的縮寫,一般我們也叫它視覺表現,是顧客視線最先到達的地方。
它能夠表達出顧客對店鋪的整體印象,從而吸引或是引導顧客進店。 這個黃金位置,應該以流行趨勢、色彩辨識度高、利潤高和季節性的單品為主。 它一般出現在櫥窗、店鋪入口、中島展臺和平面展桌等位置。 也就是說,這是一個能夠充分展示店鋪魅力,吸引顧客進店的空間。
3. PP - 「PP」 Point of Sales Presentation(重點推薦)也稱之為PP,是顧客進店之後視線主要集中的區域。
可以用來強調當季的商品,或者表達某個系列的銷售主題和重點。 通常是指兩件以上的商品組合,展示商品的特徵和搭配,展示與實際銷售商品的關聯性。 表達區域賣場的印象,引導顧客進人各專櫃賣場深處,一般出現在展櫃、展架、模特、賣場柱體等位置。
4. IP- 「IP」Item Presentation(單品推薦)又簡稱為IP,也就是把銷售的商品進行有規律的陳列方式。
因為佔據了店鋪很大一部分的陳列空間,所以對於店鋪的氛圍來說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。 它的作用主要是作為儲存空間,一般出現在展櫃、展架等位置,方便顧客選購商品。 也可以引導甚至誘惑顧客進店,再次進行聯動性消費聯想,最終達成銷售目的。
5. POP POP既是Point Of Purchase(購買重點)的縮寫,在店鋪裡通常是輕巧又容易更換的廣告,我們稱它為POP廣告。
POP起到喚起消費者的潛在意識,實現「無聲的銷售」,誘發顧客的購買欲望,讓顧客產生購買行為。 它還可以宣傳企業和品牌的形象,提高商品的認知度等作用。 POP不僅製作成本低,而且能夠快速傳達資訊,這種廣告方式已經被大家廣泛應用。
6. SKU - SKU即是英文的Stock Keeping Unit(庫存量單位)的縮寫,它是一個庫存商品進出計量的基本單位。
可以用件、盒、託盤等單位計算。 服裝店為例,它的SKU計算單位就是件。 SKU現在已經被引申為產品統一編號的簡稱,每個產品都會有個對應的SKU編號。 用SKU來計算庫存的情況,方便於理貨員清點產品和更高效的工作。
7. 動線 - 動線就是指人在室內或者室外走動所產生的點,連起來就成了動線。
合理的規劃動線,能有效的引導顧客在店鋪停留時間。 在店鋪中良好的動線規劃可以誘惑顧客在店內順暢地流覽商品,也避免了賣場產生死角,以及提高賣場的銷售。
而對於家居品牌的宜家,利用了蛇線型的動線佈置,避免了店鋪產生死角的同時,還能加長了顧客在店鋪的停留時間。 其實超市和零售店的動線設計也是如此,有時更特別加強迂回,以便消費者能多看到各個銷售點。 並非每個空間的動線都要留住顧客,在公共場合遊樂場的動線,就需要方便讓顧客快速移動,避免擁擠等不良狀況發生。
這7個的店鋪的常用術語,你GET到了嗎? 恭喜你,在陳列的道路中漸漸入門了。